欢迎光临郑州东方炉衬材料有限公司官网!

热工窑炉内衬及耐火保温材料生产型企业

解决窑炉内衬磨损问题

132-0388-5388

400-188-3352

免费获取报价

熟料冷却机耐火材料选用、结构设计与施工维护技术要点

东方炉衬东方炉衬2025-10-096

在水泥生产系统中,熟料冷却机作为衔接回转窑与后续工序的关键设备,承担着将出窑温度高达 1400℃的高温熟料冷却至 100℃以下的核心任务。因设备前后端温差显著,工作层最热端耐火材料温度通常不超过 1200℃,低温部位不超过 1000℃,特殊的工况条件对冷却机耐火材料的性能、结构设计及施工维护提出了极高要求。以下从耐火材料选用、关键部位结构优化、施工技术规范及维护要点四个维度,系统梳理熟料冷却机的技术要点。

微信图片 20250827172322

一、冷却机各区域耐火材料选用策略

冷却机不同区域面临磨损、腐蚀、热震等差异化工况,需针对性匹配耐火材料,以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一)核心区域材料选型

根据温度梯度与工况特点,冷却机耐火材料选用需遵循 “高温区重耐热抗蚀、低温区重耐磨抗压” 原则,具体选型如下表所示:
设备区域核心工况推荐耐火材料关键性能要求
篦式冷却机高温区1200℃高温、碱硫化合物腐蚀、热震冲击60%~65% Al₂O₃高铝砖、80%~85% 高铝砖高温耐磨性、抗碱硫蚀性、耐热震性
篦式冷却机低温区1000℃以下、熟料颗粒磨损35%~40% Al₂O₃粘土砖(非表面层)机械强度、耐磨蚀性能
活动格子部分动态摩擦、高频热震80%~85% Al₂O₃高抗磨高铝砖、85%~90% Al₂O₃刚玉砖高硬度、抗冲击性、热震稳定性
炉排冷却器熟料颗粒强烈磨削磨损高强度耐火浇注料(耐磨层)+ 硅酸钙板(保温层)高抗压强度、耐磨性
单筒式冷凝器热端高温熟料冲击、磨损钢纤维增强耐磨砖(组合式提升砖)抗冲击、耐磨、抗剥落
单筒式冷凝器混合带金属扬料件与耐火材料协同工作钢纤维增强耐磨砖 + 钢纤维浇注料界面兼容性、耐磨、抗裂

(二)特殊部位材料优化

  • 顶板部位:因自重较大易产生内缝,导致高温细颗粒窜入引发金属外壳变形,建议采用吊平板结构,增强衬体整体性,同时选用抗裂性强的高铝浇注料,减少缝隙产生。
  • 两面冷却壁:受高温熟料反弹冲击与热震影响,需选用机械强度高、热震稳定性优的耐火砖,如 80% Al₂O₃高铝砖,必要时采用钢纤维浇注料整体浇筑,提升抗冲击能力。
  • 冷冻区:熟料与含尘气流形成强烈磨损,需采用高密度、高硬度的耐磨浇注料,如添加碳化硅的刚玉浇注料,同时优化衬体表面平整度,减少气流涡流对衬体的冲刷。

二、冷却机关键部位结构设计与改造

合理的结构设计是规避衬体损坏、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需针对易损部位进行针对性优化。

(一)低温断开墙结构改造

低温断开墙作为冷却机内温度过渡区域,易因温度应力导致衬体开裂,改造需遵循 “可施工性、密封性、抗裂性” 原则,具体方案如下:
  1. 框架支撑:采用可浇灌的钢结构框架,确保衬体整体稳定性,避免因基体变形导致衬体脱落。
  2. 砖体砌筑:用火泥砌筑耐火砖,采用错缝湿砌工艺,严格遵循耐火砖施工规范,保证砖缝均匀(≤2mm),提升密封性。
  3. 箱体浇筑:箱体采用高强度耐碱浇注料整体浇筑,锚固件按原始设计加工,确保锚固力充足;浇注前需检查锚固件表面除锈情况,避免后期锈蚀影响衬体结合力。
  4. 隔热与防护:隔热层按设计要求砌筑,选用密度低、导热系数小的硅酸钙板,同时对砖托板等外露金属件,用浇注料封闭,保护层厚度与锚固件保护层一致,防止金属件高温氧化。

(二)侧壁与顶板结构优化

  • 侧壁部位:为便于局部维修,采用预制件组合结构,预制件间预留膨胀缝(宽度 10~15mm),填充硅酸铝纤维毡,避免温度变化导致的衬体挤压损坏;同时在侧壁关键区域增设锚固砖,每平方米锚固砖数量不少于 6 块,增强大面积直墙的整体稳定性,防止鼓包或塌陷。
  • 后盖高温区结构:一段高温区工作条件恶劣,钢构需彻底复原,主梁工字钢严格按设计规格制作,确保承重能力;喉部横梁下方硅钙板厚度不低于 200mm,支模前固定牢固,新旧浇注料接口处贴 10mm 硅酸铝纤维毡预留膨胀量,避免接口开裂。

三、冷却机施工技术规范

施工质量直接决定耐火材料使用寿命,需针对不同施工场景制定严格的操作标准,重点关注浇注料施工、砌筑工艺及膨胀缝设置。

(一)篦冷机浇注料施工要点

  1. 材料搅拌:若使用钢纤维增强耐火浇注料,需将袋内钢质纤维均匀撒入搅拌器,搅拌时间不少于 5 分钟,确保纤维分散均匀,避免局部纤维团聚影响强度。
  2. 支模要求:支模需紧密牢固,防止漏浆;因篦冷机运行时摩擦性大,浇注料表面需平整,不得有大量骨料外露,必要时采用抹面工艺,保证表面光滑度。
  3. 分层浇注与膨胀缝:篦冷机分层浇注层数较多,每层需一次浇注完毕,避免分层施工产生冷缝;每层浇注后按设计要求预留膨胀缝,缝宽 8~12mm,填充耐高温纤维材料,防止温度应力导致衬体开裂。

(二)后盖高温区施工规范

  1. 前期准备:施工前彻底检查钢构完整性,主梁工字钢规格、间距需符合设计要求,存在变形的钢构需矫正或更换,确保承重基础可靠。
  2. 隔热层固定:喉部横梁下方硅钙板需在支模前固定,采用螺栓 + 压板固定方式,防止浇注过程中移位;硅钙板拼接处需密封,避免高温气体窜入。
  3. 浇注施工:采用智能模版系统,实时监测模板受力情况,防止涨模;浇注料加水量严格按说明书控制(误差≤1%),采用振捣棒分层振捣(每层振捣时间 30~60 秒),确保浇注料密实无气孔;浇注料厚度不得低于 250mm,保证高温承重能力。

(三)砌筑施工通用要求

  1. 膨胀缝设置:喷淋式冷却机墙面积大、直墙区域广,需按 “每 3~5 米设一道纵向膨胀缝,每 2~3 米设一道横向膨胀缝” 的原则布置,缝宽 10~15mm,填充硅酸铝纤维绳,防止衬体因内外膨胀不均鼓包或塌陷。
  2. 锚固与控制缝:浇注料砌筑部位需按设计间距设置扒钉(间距≤300mm),同时增设控制缝,控制缝间距 2~3 米,深度为浇注料厚度的 1/3~1/2,避免非设计部位出现裂缝;扒钉需做防腐处理(如涂刷高温防腐涂料),防止锈蚀失效。
  3. 维修施工:维修内衬时,需先固定损坏部位上部的高铝砖(如采用临时支撑),再单独更换损坏部件;若采用耐火浇注料修补,需评估是否满足二次检修需求,无法满足时需彻底清除原有浇注料,检查并更换损坏的扒钉;修补处与原衬体间需预留 8~10mm 膨胀缝,填充纤维毡,避免接口开裂。

四、冷却机耐火材料干燥与维护要点

耐火材料干燥质量与日常维护直接影响设备运行周期,需制定科学的干燥方案与维护策略。

(一)耐火材料干燥工艺

篦式冷却机耐火材料可借助熟料散热干燥,无需单独设置干燥系统,但需结合烧成系统运行情况控制干燥速度,具体措施如下:
  1. 通风干燥:优先采用长期通风方式,干燥初期开启冷却机风机,保持风量稳定(为额定风量的 30%~50%),促进衬体水分缓慢蒸发。
  2. 低温烘烤:窑炉低产运转时间不低于 48h,控制窑尾温度≤800℃,同时兼顾三次风管耐火材料干燥,避免局部温度骤升导致衬体开裂;若投料初期窑炉负荷较高,可打开前几个冷却风机或启动喷水系统,降低冷却机内热空气温度,减缓干燥速度。
  3. 强制烘烤:若冷却机内湿度大或需快速干燥,可采用烧柴火强制烘烤;烘烤前需在炉底铺设冷熟料或耐火砖,避免火焰直接接触衬体导致局部过热变形;烘烤温度按 “50~80℃(2h)→100~150℃(4h)→200~250℃(6h)” 阶梯升温,防止温度骤升。

(二)日常维护与检修

  1. 定期检查:每周检查一次冷却机内衬,重点关注高温区、活动格子部分及侧壁,查看是否存在裂缝、剥落、磨损等问题;每月检测一次锚固件状态,发现锈蚀或松动及时处理。
  2. 磨损防护:对炉排冷却器、冷冻区等易磨损部位,定期涂抹耐磨涂料(如碳化硅涂料),延长衬体使用寿命;若发现局部磨损严重,及时采用耐磨浇注料修补,避免损坏扩大。
  3. 应急处理:若冷却机内出现 “雪人”(热端后墙基体挂料),需采用高压空气或机械方式清理,避免高温料块长期堆积导致衬体局部过热;清理时需控制力度,防止冲击损坏衬体。

结语

熟料冷却机的稳定运行依赖于 “材料选型 - 结构设计 - 施工质量 - 维护管理” 的全流程管控。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冷却机类型(篦式、单筒式等)、工况特点针对性制定技术方案,优先选用高强度、高耐磨、抗热震的耐火材料,优化易损部位结构,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同时加强干燥与日常维护,才能有效延长冷却机使用寿命,降低水泥生产的设备故障率与运维成本。

获取项目方案及报价

填写您的需求,我们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或直接拨打热线电话 132-0388-5388 咨询报价。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 132-0388-5388
微信二维码微信客服
TOP